第二局开局,孔振东先发五球,李静接发球。
发球前,孔振东持球的左手在球台下方比划了一个手势,刘国棒会意的点头。
这是尹萧教练布置的,第二局开局必须拿下的一个发球轮。
擅长前三板抢攻的刘国棒镇守第三板,这是最适合两人配合抢攻拿分的击球轮次。
李静与高礼泽也意识到这一点,因此这个接发球轮两人神经高度紧张,这五个球的成败也是两人第二局能否逆袭,将比赛拖入决胜局的关键。
李静与高礼泽也不是全无准备,两人也准备了双保险体系来应对这个接发球轮。
首先,李静个子矮小,但是启动速度奇快无比,擅长突袭与瞬间爆发,他将抢尽一切机会在第二板进行接发球抢攻,或者至少扭转局面,抢到进攻主动权。
如果李静的抢攻计划失败,那么高礼泽作为第四板,他的高大身材,庞大的护台面积,稳健的防守球风,都适合在第四板封杀刘国棒的进攻。
一旦撑过了前四板,李静有充分的自信,两人可以在相持中开启直板连续攻模式。
孔振东左手快速抛球,神经紧绷的李静与高礼泽同时移动身体。
李静准备上台抢攻,高礼泽则做好护台准备,抢快是两人的唯一生机。
可是抛出的乒球还在上升。
什么?孔振东在第二局决定优势的发球轮,居然选择节奏缓慢,杀伤减弱的高抛发球?
孔振东的高抛发球,在中国队内部,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冠军气质,最君子的发球法。
没有遮挡,没有假动作,堂堂正正,可是诡变与杀伤就会弱一些。
可是这一世孔振东在发球中加了改良。
外观动作上还是那么堂堂正正,毫无遮挡。
一切的杀伤都在挥拍击球瞬间,手臂迁移中的节奏与拍型的变化。
如果有高频慢镜头对着孔振东击球前的手臂与球拍的话,就会发现仿佛波发生器一般的颤动,或者说感觉就像石头投入湖面之后的波纹。
正是因为这波纹的大小,影响着乒球下落中,孔振东击球的时机与高度。
对于这个击球时间点的无法预判,让启动接发球准备抢攻的李静猛地一顿。
而就在李静身形猛顿的瞬间,孔振东身形却猛地前窜,右手执拍快速前搓击球。
动静间的节奏,把握的妙到毫巅。
李静则仿佛被卡车撞到般难受,身体在急刹车定住之后,又必须快速启动击球。
李静努力协调身体移动,接到这个球。
可是对节奏的判断失误,使得他别说接发球抢攻,能够回球不冒顶,已经是努力的极限了。
李静的回球勉强无威胁,刘国棒的第三板,就有了强势抢攻的基础。
刘国棒chua的一声呐喊,身体以腰为轴,超过180度的快速旋转。
如此大范围的旋身,所有人都以为球路与角度会追求极限的旋转与刁钻。
可是没有人想到,刘国棒这个球居然是快速杀一条直线。
两点之间,直线最短。